新闻动态
联系方式
电话:400-8377-786
微信:132-1002-9981
总部地址:
青岛市城阳区高新区综合立体交通产业示范园2栋
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,从“人海战术”到“智慧监管”的效率革命
发布日期:2025-09-15 浏览次数:205
返回列表>>

       在传统公路治超模式中,“人海战术”曾是主要手段——执法人员蹲守重点路段、设卡拦截车辆、手动称重检测,不仅人力投入大,且受限于时空范围,超限超载车辆常通过绕行、夜间行驶等方式逃避监管。而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的出现,正以“科技替代人力”的方式,推动治超工作从“被动拦截”转向“主动预警”,开启了一场效率与精准并重的监管革命。

       效率提升:24小时无休的“数字哨兵”

       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的核心在于“不停车检测”。通过在公路关键节点(如货运主通道、桥梁入口)部署高精度动态称重设备、车牌识别摄像头、视频监控及信息发布终端,系统可对过往货车实现“秒级”检测:车辆无需停车,只需正常行驶,系统便能实时采集轴数、总重、车速、车牌等信息,并自动比对车辆核载标准。检测结果同步上传至后台数据库,一旦发现超限超载行为,立即触发电子抓拍、数据存证,并通过LED屏或短信向司机推送违法提示。这种“不接触式”执法模式,。

       资源优化:从“分散执法”到“精准布控”

       传统治超依赖大量执法人员驻守路面,不仅人力成本高昂,还因“运动式执法”导致违法车辆“打游击”。非现场执法系统则通过大数据分析,精准识别超限高发路段、时段及车型。执法部门据此动态调整监测点位布局,将有限的人力资源转向“非现场执法+精准打击”——一方面通过系统自动筛查嫌疑车辆,联动交警在服务区、收费站布控。

       技术赋能:从“经验判断”到“数据说话”

       传统执法中,超限认定依赖现场称重设备的单一数据,易受车辆行驶状态(如急刹、加速)影响,且争议处理需调取纸质记录,效率低下。非现场执法系统则集成多重技术:动态称重精度高,车牌识别准确率高,结合视频监控记录车辆装载状态(如货物是否超高、箱体是否改装),形成“称重数据+图像证据+视频轨迹”的完整证据链。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不仅解放了人力、提升了效率,更通过技术赋能让执法更透明、更精准。这场效率革命,正在重塑公路运输的秩序与安全。深邦集团提供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一整套设备和解决方案,欢迎您的咨询。

治超设备.jpg


一键电话 返回顶部